只有勤勞才能采集到金子
想法決定活法,有什么樣的想法,就有什么樣的命運,改變想法就是改變命運。一個懶惰的人不會得到命運的同情,一個不努力的人也不會得到命運的垂青。人如果想要改變命運,就要樹立堅定的信念,就算窮途末路也要勇往直前,因為一切都需要自己去努力爭取,誰都不可能一生一世幫你。有時候不需要想太多,也不要顧慮重重,而是需要拼命地去做,你會發(fā)現(xiàn),勤奮圖強就是你最好的轉(zhuǎn)運?
每個人身上都蘊涵著驚人的潛能,這與出身無關(guān)。越是出身苦的人反而越容易激發(fā)自己的潛能,很多成功人士都證明了這一點。所以,不要因為自己出身不好就自暴自棄,自卑之人無大成就,堅持自信的想法會讓你無所畏懼,就像那句話說的:上帝關(guān)了一扇門,會為你再打開一扇窗。
曾國藩曾創(chuàng)立了威震一時的湘軍,在中國歷史上非常有影響,他的成功常為后人所傾慕。但是,如此一個大人物,少年時卻是一個天賦不高的人。據(jù)說有一天晚上,曾國藩在家秉燭讀書,把一篇文章朗讀了數(shù)十遍,還是沒能背下來,于是他接著背。這時候他家悄悄摸進來一個飛賊,潛伏在他的屋檐下,只等著曾國藩入睡之后進去偷掠一番。誰知飛賊等了又等,等得渾身骨頭都要散架了,還聽到曾國藩在那里翻來覆去念同一篇文章。飛賊實在忍不住了,他怒氣沖沖跳出來,沖著曾國藩大罵道:“笨蛋!這個腦筋還讀什么書!聽我的!”說完這飛賊極其流利地將這篇文章背誦了一遍,一個字不帶差的,然后“驕傲”地離去了。
按說這飛賊可比曾國藩聰明多了,只聽了幾遍就記住了,可是曾國藩讀?幾十遍還沒能記住。但是,曾國藩認準了一個理,勤能補拙,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終于取得了人生的輝煌。所以說,成功和辛勤的勞動是成正比的,有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獲,就如愚公移山,日積月累,奇跡就可以創(chuàng)造出來。正所謂“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世界上收獲最多的人,往往是付出最多的人。劉德華紅得如日中天,在海內(nèi)外擁有無數(shù)的粉絲。與他現(xiàn)在的成功相比,他當(dāng)年初入社會的第一份工作實在有點兒不值一提。劉德華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美容院當(dāng)洗頭小工。這份工作既辛苦也賺不到什么錢,但是劉德華工作卻相當(dāng)努力,從未有偷懶、欺客的行為,這與他日后讓人稱贊的敬業(yè)精神是分不開的。
經(jīng)商也是如此,不要以為經(jīng)商來錢快、來得容易,那些商界巨擘大都是從基層摸爬滾打出來的。首富李嘉誠的第一份工作是茶樓跑堂,霍英東的第一份差事是渡輪加煤工,洛克菲勒是普通銷售員出身。這些成功的人身上,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無論生活怎樣艱苦,他們都不曾放棄,他們并沒有總是抱著那些消極的想法,而是不怯于挑戰(zhàn)。他們相信天道酬勤,一分勞動一分收獲,有汗水不一定有收獲,但沒有汗水一定沒有收獲,只要堅持不放棄,最終一定會獲得成功。
誰不想成功呢?可能每一個人都曾發(fā)過宏誓,相信自己將來一定能成功。但是僅僅有偉大的志愿是遠遠不夠的!將軍出于卒武,宰相始于小吏,沒有誰可以一步登天,不要看不起那些不起眼的工作,那可能就是你成功的起點。
“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不付出努力和勞動,成功就好比是鏡中花、水中月,可望而不可即。對雄心勃勃的年輕人來說,切記,天道酬勤,只有勤勞才能采集到真正的“金子”,沒有付出,就沒有收獲可言。用你的汗水去獲得你想要的,比幻想你想得到的更重要。成功的必要條件是勤勞而并非怠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