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高中生英語口語學習的因素
新課標理念下的英語教學,更側重語言學習的本真——語言的交際功能。英語口語是語言交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但我們的學生的口語水平卻不盡如人意。
現(xiàn)在的高中學生學習英語至少有四五年時間,但有好多學生發(fā)音不準確,不能把自己學過的單詞組成句子,恰當?shù)谋磉_自己的思想,更不會根據(jù)一個話題來展開自己的評論。大部分學生將大部分時間用來做單選題。
而且,好多老師并沒用將口語教學納入自己的教學范圍。
英語畢竟是一門語言,如果我們學習英語僅僅是為了應付考試,那么英語就不叫語言了,素質教育也無從談起。
二、影響英語口語學習的因素
1、學生偏頗的學習目的
學生們把英語僅僅當成一門高中必修課程,是高考科目。他們學習英語僅僅是為了在高考中能有一個好成績,而高考試卷中沒有“口語”這一項,所以學生就省去了口語學習,也丟棄了英語的語用功能。
2、高中課堂的大班容量教育
高中一個班級大約有70人,最少的也有50人,學生越多,老師越不容易操控,尤其是對于口語練習,有的學生根本沒有機會發(fā)言,得不到老師的指導。
3、以老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
老師站在講臺上,孜孜不倦地講,學生忙著聽,記筆記,老師講什么,學生記什么,他們大部分時間不需要發(fā)言。總之,學生是被動的,他們沒有說的欲望。
4、學生的害羞心理
中國的學生與外國學生相比,比較害羞。他們在課堂上不敢發(fā)言,害怕犯錯誤,說英語更是如此。他們不敢在課堂上表現(xiàn)自己,失去了練習的機會。對于英語口語來說,不練怎么能行呢?課上的主動性不高,課下學生們怎么會主動練習呢?
5、缺少語言環(huán)境
我們都有小時候學習母語的經歷,小時候我們不懂任何漢語的語法,不認識字,更不會寫字,但我們會說出正確的句子。原因在于我們天天處在一個漢語的環(huán)境里,聽到的話語都是語言學習的強大刺激,隨后我們會去模仿大人說話。
根據(jù)語言學習的“輸入-----輸出”理論,“輸入”為語言學習者提供了原始的材料, “輸出” 使學習者練習所學到的語言料。而“聽”是輸入的重要途徑。
6、漢式的思維障礙
我們經常發(fā)現(xiàn)學生說出一些漢式英語Chinglish: “Chinglish is a speech or writing in English that shows the interference or influence of Chinese, some sentences being little more than word to word translation of Chinese expression. Chinglish may be grammatically correct, but the choice of words and phrases and the manner of expression do not conform to standard usage”(Deng Yanchang, 1989:150)
Eg. My sister gave me a red bag in the New Year. It seemed that there was a lot of money in it……”
在這里red bag是中國傳統(tǒng)的“紅包”,用英語說應該是a red packet / a red evelope with gift money.
但由于漢語的影響,學生總是把要表達的話進行“字對字”的翻譯。學生們想用英語表達時,往往是先打漢語的腹稿,然后做翻譯工作。這是英語口語學習中不提倡的。這樣會使思維轉換產生障礙。學生們不了解英美人士的說話語言習慣。
例如,一個學生要請假,中國學生一般會羅列請假的理由,再提出請假的要求;而美國學生會開門見山的先提出請假要求。這就是思維的不同。
影響高中生英語口語學習還有其他的因素,但以上這些是較為基本的。既有環(huán)境的因素,也有思維的因素,還有教育弊端的因素。
在新課標的推行中,我們應該認真考慮這些問題,共同尋求解決的途徑,讓我們的外語教學回歸語用的本真。